您现在的位置: » 内容

急诊科里故事多 ——听急诊科主任路丕周讲述急救故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13

有这么一个地方,

寒冷与温暖交织,无奈与希望同在;

有时生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有时死神却悄然降临;

重生的笑语,绝望的哭泣,冲动与严谨,沟通与隔膜,几乎所有的情感状态都在此碰撞。这就是急诊科。

 

年前去西安参加陕西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议,有幸聆听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学忠教授的学术报告,其中提到《急诊科医生》录制过程,专业情景由协和医院的两名医生全程跟踪把关,正式播放前,邀请于学忠教授做最后牵涉专业的审定,其中有一个镜头是急诊科医生在上班时忙里偷闲谈情说爱的情节,导演说剧情太专业化,加一点浪漫,这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于教授坚决反对,因为他认为急诊科医生值班有时忙的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有一点时间就是养精蓄锐,随时等待接诊病人,哪有时间去忙那些事,最后导演郑小龙删了部分片段。我其实也一样,到急诊科工作后,善意的好友们说,你应该看看急诊科医生电视剧,我也想看,但到目前还是没有结果,确实与繁忙有关系。

我到急诊科工作已2个月了,从原来的专科医生到现在的全科医生,由原来的以平急诊过度到完全的急诊工作,颇有感触。因为旧楼改造,急诊科相比其他科室工作和就医环境并不理想,位居一层,加上输液室的遮挡,光线差,地方狭小,拥挤,进去有着透不过气的感觉,但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早已适应,没有一个人抱怨,未给我提及此事,而是整天忙于紧张有序的工作。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就遇到了各种类型的抢救上百次,每一次抢救都是一个故事,我就挑几个印象深刻的给大家讲讲吧!

故事一

来急诊科的第一天,急救室接到一名一氧化碳中毒的男性患者,夫妻俩熟睡中被煤烟中毒,妻子在家中已死亡,送入太平间,患者入院时中度昏迷,呼吸不畅,牙关紧闭,我看后决定行气管插管,畅通呼吸道,但因肌肉僵直,未行成功,我考虑行气管切开,当班的郭霞医生,据她的经验认为不一定切开,如果积极行高压氧的话,很快就会苏醒,切开可能损伤过大。经过积极协调,很快就做了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第二天患者就苏醒了,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者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期间因儿女们要为其老伴送葬,为了不影响治疗,我们医护人员顺家属意愿编造善意的谎言,哄他高兴,为他全方位提供医疗服务,最后患者完全恢复。儿女们为表示感谢,送主管医生郭霞红包,被婉言拒绝。后来在万花乡医院遇见此患者,他特意感谢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对他的心里安慰,精神关怀表示了对我们感谢与敬意。


故事二

    时间不长,来了一位47岁酒后突然昏迷的患者,来急救室时昏迷程度很深,呼吸困难,氧饱和很不好,不足90%,血压很高,达200/120mmHg,原因不明,做检查很危险,我们与陪同人员沟通后建议先气管切开,畅通呼吸道,征得同意后,张维涛副主任仅用了8分钟就切开了气管,吸出了大量的误吸物及痰液,立刻呼吸平稳了,氧饱和度上升至97%,血压160/100mmHg,在医护人员的共同陪护下,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遂会诊转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如果仅为了明确诊断,而不做前期必要的抢救性操作,有可能患者会在途中或者在检查的过程中死亡。这也就是我们急诊经常说的,但不一定完全正确的“先放枪,后瞄准”理论。

故事三

一天早晨,我接到急救室电话,值班医生朱继文说来了一个宝塔区某中学学生,在晨起行走中突发意识不清,我院120医生去后立即心肺复苏抢救,遂即送入急诊科,来科室时生命体征已完全消失,继续心肺复苏,我急忙赶到现场,一个身高170cm以上,年仅17岁的青年已无生还可能,我们一边抢救,一边安抚患者父母,他们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得到信息是哪怕万分之一也再救救,我们早晨没有交班,所有人参与抢救,其实从专业层面来讲应该是徒劳的,早已超过心跳呼吸停止后30分钟的时限,我们还是坚持了近3个小时,虽然结果一样,但我心里很“踏实”,我们尽了医务工作者的应尽的义务,我们尊重生命,我们轻易不放弃,我们懂得生死面前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懂得家属的那种撕心裂肺失去亲人的痛苦心情,我们知道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进到医务人员的职责,甚至要去做一些“徒劳”的努力。

故事四

一位高龄脓毒血症的患者,高热咳嗽,意识模糊,因重症医学科无床,家属又不想到别的医院诊疗,只能留于急诊观察室,当时还未完全诊断清楚,考虑肺部感染。白娟主治医师就拟诊脓毒血症,采用降阶梯抗生素使用的办法,选用相对高端抗生素治疗,同时积极抽血行血培养,待第二天收到重症医学科后,细菌培养结果与我们选用的抗生素完全相符,并明确了脓毒血症的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开端,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

故事五

奇葩的事情,奇怪的疾病,急诊科遇的较多,一个男性患者,轻生自服 “敌敌畏”中毒,来科室时,深昏迷,呼吸微弱,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无对光反射,血压60/20mmHg。闫卫军副主任立即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快速输液,但静脉输液速度有限,立即又行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经过争分夺秒的救治,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维持了24小时后,家属却因某种原因放弃,让我们无尽遗憾。另一名男性轻生患者口服有机磷农药“氧乐果”12片,住院1周后的凌晨出现了特有的中毒“中间综合征”,意识模糊,呼吸肌无力致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闫卫军副主任及郭霞主管医生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半小时意识清楚,后续治疗5天后撤离呼吸机,出院时无任何后遗症。

故事六

一名男性外伤患者,入院时血压下降,80/40mmHg,烦躁不安,经快速输液扩容治疗后血压渐升,平稳后行检查,证实有膀胱破裂,左肾挫伤,骨盆多发骨折,右肩胛骨骨折,腰椎骨折,右肺挫伤等创伤。多科会诊后决定收住泌尿外科,我与张建勋主任商量后决定就地备术,我科护士来完成术前准备,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手术。这样可以减少搬动,稳定生命体征,快速术前准备,不浪费时间,争取黄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目前此患者恢复良好,后续治疗骨折。

故事七

目前还住院的一名女性患者,车祸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脑挫裂伤,颅骨多处骨折,伤后半小时来院,意识不清,瞳孔不等大,脑疝形成(死亡前期症状)。入院后我安排部署,张维涛副主任具体落实,护士长吕海燕等医护人员分头立即术前准备,抽血化验,配血,吸氧输液,心电图检查,下尿管,剃头,术前谈话告知,与手术室联系安排手术等,完全按照“黄金救治1小时”救治理念,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手术室,历时4小时完成手术,第二天患者清醒,肢体活动自如,智力反应正常,目前在进一步康复中。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定,没有这样的团队,没有这样的速度,没有这样的配合,没有这样的辛苦,没有这样的付出,我认为,就没有这样的结果。

在急诊科工作,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入冬以来,特别是我院荣升三甲以后,夜间常常接诊数十近百名患者,有内科疾病,有外科疾病,有服毒的,有吞异物的,有过量服药的,有酒精中毒的,有感染的,有各种动物咬伤的,有创伤的,有心衰的,有呼吸衰竭的,有肾衰的,有脑疝的等等。也可以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借酒发疯闹事的,有辱骂恐吓攻击医护人员的,有装死卖活的,有自残自杀的,有抑郁跳楼的等等。但无论哪种病症哪类人,我们急诊科医务人员都一视同仁,尽职尽责的抢救,经过大家的团结协作、辛勤付出,抢救了众多生命,不怕累,不怕苦,“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深植于灵魂,争分夺秒与死神抗争,尽最大努力去挽救生命,用实际行动印证了我们急诊科的微信群名称——与时间赛跑的人。

路丕周


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陕西省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延安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

    擅长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椎管内肿瘤,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特别是颅内小病灶、脑出血的微创立体定向手术经验丰富。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类核心期刊杂志。

供稿:路丕周(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