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您现在的位置: » 内容

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复杂髋关节置换手术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03 阅读:

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骨性关节的有效治疗方法,也逐渐成为骨科的常见手术。为什么要做3D打印呢?这同样也是患者马先生一家的疑问。

这是为马先生私人定制的一台手术

马先生是延安本地人,10年前马先生无明显原因出现右髋部疼痛,一度曾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也曾多处就医,最终于外院诊断股骨头坏死,平时无法进行体力劳动;今年以来右髋疼痛明显加重,伴有下肢跛行,行走不到1000米就需要休息,无法继续行走,马先生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考虑已经发展为股骨头坏死四期,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但鉴于马先生髋关节不仅仅是股骨头坏死,还伴有严重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因此手术较为复杂,费用也大。

后来,马先生经过多方打探,了解到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经常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因此前来就诊。接诊到这位患者后,张文生主任组织科内刘世平主任医师、郭鹏副主任医师以及其他医生进行共同阅片、查看CT以及查体,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马先生年纪轻,病程长,但是髋臼磨损以及变形严重,因此术前就利用薄层CT平扫,结合3D打印技术,打印出11比例的三维模型,不仅可以让马先生直观的看到骨骼的情况,还能在手术前就提前塑型、提前分析,也就是术前在3D打印模型上制订手术方案,更精准寻找旋转中心以及预测术中所需要的假体大小。


由于骨科二病区之前也做过数例3D打印辅助下的复杂骨盆骨折手术,利用3D打印技术,减少了手术时间,达到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在这方面也有经验以及实力完成该手术。经过张主任的耐心解释,马先生才明白,这是为自己私人定制的一台手术。

术后第2天,马先生开始下地行走

术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以后, 20181218日,张文生主任以及刘世平副主任医师、郭鹏副主任医师成功为马先生实施了右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2天,马先生利用助行器开始下地行走,目前恢复良好。


精准医疗——骨科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说到底就是精准医学的运用和创新。”张文生主任说,“合适的假体大小非常重要,不合适的假体往往容易引起假体的松动,后期还需进行二次手术。”3D打印术前1:1模型有利于医生与患者家属解释沟通病情,手术团队术前即开展模拟手术,在模型上开展真臼寻找、髋臼旋转中心定位、髋臼测量与磨锉、股骨颈截骨、股骨峡部髓腔测量和股骨截骨等关键操作,术前即可确定假体的大致型号。因此使用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实现精确手术方案、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复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高难度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败率。

张文生主任介绍说,最近延安市人民医院刚刚承办了中国数字骨科学会陕西省分会延安分委会成立仪式,并成功举办了3D打印技术骨科应用交流会,3D打印技术让我们受益匪浅。此次手术也是在骨科一病区常建琪主任的大力支持以及祁学强医师的帮助下成功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特殊的病人,如果通过CT扫描采集数据,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专属于个人的假体,最后把它置换到患者体内,这才让3D打印真正满足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从“削骨适金”到“私人订制”的突破。3D打印是未来精准医疗的方向之一,而未来精准医疗,也是骨科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供稿:高延伟(骨科二病区)